重慶鷹刁蟲害防治有限公司
位置:重慶南坪步行街昌龍大厦15一6
白蚁屬於昆蟲綱有翅亞綱等翅目(Isoptera),為多型性的社群性昆蟲,群體內個體數量從幾百個、幾千個(如散白蚁)到多達200萬以上(黑翅土白蚁),主要類型有生殖型的蚁王蚁後,非生殖型的工蚁和兵蚁,漸變態,怕光, 營巢穴生活,食性很廣,主要取食活體植物、腐木、真菌等食物,也可以土壤及腐殖質為食。多分布於熱帶,亞熱帶,少數於溫帶, 為全世界熱帶,亞熱帶的重要害蟲之一。
我國已知有白蚁四科、四十七屬、四百八十多種。其中危害較嚴重的有土木栖的家白蚁(也叫臺灣乳白蚁)、土栖的黑翅大白蚁、黃翅大白蚁和散白蚁屬的黑胸散白蚁、黃胸散白蚁、堆沙散白蚁等,其中散白蚁種類、黑翅大白蚁和黃翅大白蚁對堤壩的危害較大。白蚁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分布較普遍。
白蚁生活史指從卵孵化發育,經過幼蟲、若蟲到成蟲成熟、分飛、交配、產生後代之間的生活全過程所經歷的時間。
一、 蚁群結構和分工
1、 蚁王、蚁後 是蚁群的創始者和維持者,在蚁群中地位特殊
2、 工蚁 是蚁群中最多的一類品級,有雌雄之分,但無產卵能力。主要職能是外出采食、搬運、餵食、築巢、修路等
3、 兵蚁 也有雌雄之分,但不能生殖。上颚發達,有攻擊能力,在蚁群中起保衛作用。
4、 幼蚁 是兵蚁、工蚁、若蚁的前身
二、 取食和營養
白蚁主要取食植物、動物的屍體、糞便和真菌等。在群體營養上,全靠工蚁的勞動。工蚁先吞入食物,經消化或半消化後再從口中吐出或從肛門排出,餵給幼蚁、兵蚁、蚁王、蚁後。工蚁與工蚁之間也有用口器互餵的情況發生。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被完全吸收利用後,才排出糞便,往往作為建築蚁巢和其他方面的材料。
三、 白蚁的內在聯絡和各種行為
白蚁群體內部有一種特殊的聯絡途徑-化學信息激素,起到了高等動物眼睛。鼻子和語言的相同作用。白蚁在巢外的地表活動有一定的季節性,與外界濕度條件關系密切。當20厘米深處土溫在12~27℃,以及土壤有足夠的水分時,是白蚁活動的高峰期。白蚁害怕光亮,如到巢外活動,都先築成隧道式的通道。但當有翅成蟲分群時,具有趨光性,以燈光作為聚集的信號和場所,完成觅雙配對的繁殖任務。
四、 分群-新蚁群的產生
白蚁繁殖形式有2種:
1、 擴大群體數量的繁殖 由落地脫翅成對的繁殖蚁,交配後間隔一段時間產卵。這種形式不管是幼年蚁群還是成年蚁群都能進行,並且是周年、年復一年的進行。這使得蚁群進一步擴大。
2、 增加新蚁群的繁殖 成熟的蚁群到秋季在幼蚁中分化出一批有翅若蚁,到第二年4~6月羽化為有翅成蟲,在天氣適合的情況下,這些有翅成蟲從蚁巢中爬出分飛配對,在合適的地點建立新的蚁群。